文章标题:Reducing brassinosteroid signalling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semi-dwarf wheat
中文标题:减少油菜素甾醇的信号传递可提高半矮秆小麦的粮食产量
发表期刊:Nature
影响因子:49.962
作者单位: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
doi: 10.1038/s41586-023-06023-6
01 研究背景
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营养方面拥有很高的贡献率。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,上世纪中叶的“绿色革命”利用了Rht-B1b或Rht-D1b等矮秆基因,使小麦的株高降低,抗倒伏能力增强,收获指数提高。然而,Rht1-B1b或Rht1-D1b矮杆基因会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,比如降低了小麦的粒重和氮素利用效率,导致了对化肥的过度依赖和环境污染。因此,寻找新的矮秆基因资源,培育不依赖于Rht-B1b或Rht-D1b的半矮秆小麦品种,是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。
02 研究内容
2023年4月26日,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倪中福教授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“Reducing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semi-dwarf wheat”的研究论文。通过对大量小麦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表型观察和遗传分析,发现了一个位于4B染色体上的半矮秆位点,该位点是由一个约500 kb的大片段缺失导致的,涉及到三个紧密连锁的基因:Rht-B1、EamA-B和ZnF-B。
图1. r-e-z单倍型的鉴定与田间小区产量比较实验
通过基因编辑技术,创造了这三个基因的不同类型突变体,并对其进行了表型和生化分析。结果表明,Rht-B1是赤霉素(Gibberellin, GA)信号途径的负调控因子,其功能丧失可以增加小麦的株高、穗长和粒重;ZnF-B是油菜素甾醇(Brassinosteroid, BR)信号途径的正调控因子,其功能缺失可以降低小麦的株高和粒重;EamA-B对小麦表型没有明显影响。当Rht-B1和ZnF-B同时缺失时,可以产生与原始缺失单倍型相似的半矮秆、高产、氮素高效利用的表型。
图2. Rht-B1和ZnF-B是决定r-e-z遗传效应的关键基因
03 研究机制
ZnF-B编码一个含有RING结构域的细胞膜定位E3泛素连接酶,它可以与BR受体TaBRI1及其阻遏蛋白TaBKI1相互作用,并促进TaBKI1在质膜上被泛素化降解。当ZnF-B功能缺失时,TaBKI1在质膜上过量积累,抑制了BR信号的正常传导,从而影响了植物生长发育。Rht-B1b基因是小麦中的一个重要的矮秆基因,它是由Rht-B1a基因突变而来的,属于DELLA蛋白家族的一员。DELLA蛋白是赤霉素(GA)信号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,它们可以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,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。通过利用ZnF-B和Rht-B1介导的BR和GA激素的再平衡,可以实现小麦株型和产量的优化。
图3. Rht-B1和ZnF在小麦不同农艺性状调控中的高度分化效应,以及ZnF在调控BR信号传导中的关键作用
04 研究意义
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,增产的缺失单倍型为稀有的变异类型,仅在我国的12份种质资源中存在。通过标记辅助选择策略,结合常规育种,初步选育出4个整合r-e-z单倍型的高产、半矮秆小麦苗头品系,在群体条件下产量比高产主栽品种良星99提高6.5%-15.2%
图4. r-e-z单倍体缺失在高产半矮秆小麦育种中的应用
这项研究的意义是,它不仅鉴定了一个新的BR信号正调控因子ZnF-B,而且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育种策略,通过调节BR信号途径来培育不依赖于Rht-B1b或Rht-D1b的半矮秆高产小麦品种。这对于突破现有绿色革命品种的产量瓶颈,满足人类对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,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。
关注维百瑞检测公众号,未来会在这里分享最新的科研干货,产品信息、科技趣闻,扫码下方二维码,欢迎关注!